Search

【概念文】個人歸因錯誤示範

如果問題都是個人製造,是故意擺爛的、是不認真的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概念文】個人歸因錯誤示範

如果問題都是個人製造,是故意擺爛的、是不認真的、是沒有意志力的
那其實更慘,除非他自己想改,否則根本誰也救不了
帶孩子來諮商的父母多有此心態
他們認為應該督促孩子遵守紀律,振作起來負責任,而不是放任他的劣根性發作
所以認定「人過於懶散引起問題」

記得「問題是問題,人是人」
沒有人生來是想被罵一輩子的
Q:能被讚美為什麼不做呢?
因為做不到啊!
Q:為什麼做不到呢,不認真、不努力嗎?
有可能。
但也有可能是不知道怎麼做、怕失敗…或者連他自己也抓不到的原因
最後越挫越退縮,變成今天的模樣。
Q:那難道就可以放任嗎?
不是的,而是責任一半一半
我們找出真正的原因/障礙,但目標不變,孩子仍須完成任務。但差別在,知道什麼是障礙,也知道具體怎麼做,才能區分出「他的責任」該做什麼。
大人也是一樣的,如果你深陷五里霧,動輒得咎,也會什麼都不想做的。

不要再做「個人歸因」的錯誤示範
對自己也是一樣,可以自責,但不用說全部都是自己的錯
重新解釋後重新出發

#心理師迷因


Tags:

About author
諮商故事聲明: 文中故事並非單一個案而是類型整理的編例,多數為虛構,請以小說的心情來看。 現為諮商心理師,工作迄今20年,曾任部隊心輔官、監獄治療師、諮商機構心理師,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、社福機構、各級學校學生暨特教生,接觸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。心理學碩士畢業,主修社會心理學,論文寫男性的尋愛過程。兩個孩子的爸,興趣是閱讀、烹飪、作家事、旅行、繪圖、攝影、社會觀察與寫小說。
心理師社會觀察的諮商故事、信念及語錄。另外,喜歡寫小說。【心理師語錄】『通常戀情開始於「照顧一個人」或「被照顧」,但要能長久在一起,其實是要能「互相照顧」。』
View all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