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念文】個人歸因錯誤示範
。
如果問題都是個人製造,是故意擺爛的、是不認真的、是沒有意志力的
那其實更慘,除非他自己想改,否則根本誰也救不了
帶孩子來諮商的父母多有此心態
他們認為應該督促孩子遵守紀律,振作起來負責任,而不是放任他的劣根性發作
所以認定「人過於懶散引起問題」
。
記得「問題是問題,人是人」
沒有人生來是想被罵一輩子的
Q:能被讚美為什麼不做呢?
因為做不到啊!
Q:為什麼做不到呢,不認真、不努力嗎?
有可能。
但也有可能是不知道怎麼做、怕失敗…或者連他自己也抓不到的原因
最後越挫越退縮,變成今天的模樣。
Q:那難道就可以放任嗎?
不是的,而是責任一半一半
我們找出真正的原因/障礙,但目標不變,孩子仍須完成任務。但差別在,知道什麼是障礙,也知道具體怎麼做,才能區分出「他的責任」該做什麼。
大人也是一樣的,如果你深陷五里霧,動輒得咎,也會什麼都不想做的。
。
不要再做「個人歸因」的錯誤示範
對自己也是一樣,可以自責,但不用說全部都是自己的錯
重新解釋後重新出發
。
#心理師迷因